圖片出處:http://www.nipic.com/show/2/8/4376301kacb14d5b.html
最近關於業力的問題好像有點多,看來大家很關心這方面的東西啊!
======================================================================================
Q:樓主內在影響外在的邏輯很清晰! 只是如果一個人好心做了壞事自己卻不知道,反倒認為自己做得很好,那他的那種“存貨”就會是 善 的,會為他創造出善的外在;而按照“自作自受”的道理,他讓別人受了罪,他就要為此負責的,就會得到不好的東西,這不是有點矛盾?
A:
其實這問題可以從兩種狀況討論!
第一種狀況就是做了壞事以為是好事
這種狀況基本上你在做的同時就必定會感受到缺乏,且這種事情不是表意識騙騙自己就可以忽弄過去的。
如:佛教最近在臺灣放生流行”放毒蛇”,而這些人當初一定是覺得自己做了功德做了好事自己暗爽很久;但不得不說的是這種做法在做的同時覺得內在都會知道有問題,而在這種狀態下基本上以後就會有破壞性出現了!
這就是一種對功德的貪婪所導致的”做了壞事以為是好事”。
以這例子來說,這群傢伙去到處放眼鏡蛇之類的缺德東西心中一定也知道有問題。就算用一些說法騙騙自己也忽弄不過去,這種以後就一定會產生破壞性效應。
而另外一種狀況是”真的發自內心去做了豐盛的行為但最後造成不好的結果”
這種狀況其實只要你不知道你最後害了人,或是知道後將這件事情產生的掛罣礙徹底放下基本上就不會有所謂的惡業出現。
例如:你今天免費送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一百萬,但他卻在一個禮拜後因為金錢糾葛被人殺掉了。這時候基本上只要你不要在知道這件事情後心懷傷感你就不會產生破壞性。
這種狀況其實只要不知道後面發生的事情或是知道後將這件事情產生的掛罣礙徹底放下你就不會產生所謂的惡業。
所以關於惡業與效應的部分大致上是這樣。
那接下來談談善惡定義的問題!
其實不同的時代與不同的文化中善惡的定義都不同,在很多文明中認為是”對”的事情其實出發點都是具有破壞性與匱乏的。在這種狀況下你就算是去做了”好事”你一樣會為自己創造所謂的惡業!
因此一切其實跟世間的道德無關,重點是你內在狀態的變化!你是以愛為出發點還是匱乏為出發點,一切就只有這種差別!
而且~~~~所謂的惡業會在你放下一切掛礙與執著的同時自然而然消散掉。所以如果你用做了壞事就要受到懲罰的觀點來看真相的話你一定會覺得很不公平!
不過這就是事實,因為這世界本來就不是創造來審判誰的,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由大家自己創造的一場夢境,如此而已。
另外~~~~一切的善業與惡業其實都並非究竟,當你最後回歸真我達到開悟的層次後你將會從所有的業力糾葛中解脫!
並且在那種狀態下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不染因果。但~~~那又是另外一種階段囉!